快捷导航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切换风格

红色

“文化大革命”与教育乌托邦

user 发表于 2011-10-29 21:00:05 | 显示全部
1.被政治掩盖的公平

20世纪50年代初普及型的大众教育立即与培养专家、发展大工业的目标发生冲突。随着全面学习苏联,按照苏联模式建立计划经济体制和新的高等教育体系,中国教育进入了制度化、正规化建设的新阶段。对教育质量和业务标准的重视,导致了取消工农速成中学和调干生。对分数标准的强调,使一些工农子弟学习困难,被拒之于校门之外。大中小学普遍学习凯洛夫教育理论和苏联学校制度,建立起一套严格、复杂的教学管理体系。它后来被称为“无产阶级教条主义”。

毛泽东成为这种教育的反对者,他从不掩饰对正规化、制度化的苏式教育的抵触,并在1958年和60年代两度发起“教育革命”加以冲击和抗衡。毛泽东的教育革命包括许多复杂的层面,除了高度政治化的特征,另一个核心价值就是对教育公平的关注。与当时重点发展高中教育、高等教育的教育政策不同,毛泽东强烈主张教育发展要面向农村,反对以城市为中心的价值观,强调广大劳动人民子弟普遍的教育权利。1957年3月,他明确提出:小学教育必须打破由国家包下来的思想,在农村,提倡群众集体办学;中学设置应适当分散,改变过去规模过大、过于集中在城市的缺点;特别是初中的发展,要面向农村。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大事记(1949—1982).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1911958年他提出:“农业大学办在城里不是见鬼吗?农业大学要统统搬到农村去。”毛泽东.毛主席论教育革命.北京:人民出版社,1967.371965年,他提出“把医疗卫生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称卫生部为“城市老爷卫生部”,批评文化部门“做官当老爷,不去接近工农兵,不去反映社会主义的革命和建设”。毛泽东对中宣部关于全国文联和各协会整风情况的报告的批语,1964?06?27同时,他推动缩短学制的改革,要求下放各级教育的管理权限,强调利用多种方式、多种渠道发展教育,提出在国家办学以外,大力提倡群众集体办学,允许私人办学,可以发展民办教育。另一方面,他提出通过改革考试制度扩大工农子弟的教育机会。

在很大程度上,1958年的教育革命可以视为“文革”时期教育革命的一次预演,其基本价值、理念是高度一致的,区别仅在于:1958年的教育革命主要通过体制内的途径和方式进行,虽然包括严重的冲击,但仍是一种改革;而1966年之后是用“砸烂”旧体制、推倒重来的“造反”和“革命”方式进行的,其破坏和摧毁教育的灾难性后果可谓前所未有。毛泽东的所有教育诉求,都是用“反修”、“防修”、“保证社会主义江山永不变色”之类高度政治化的话语包装,通过政治批判、政治运动开路和推行的,以至于“文革”“教育革命”留下的记忆,只是打砸抢之类的“造反”,学生打老师的“革命”,政治运动和政治斗争,以及整整一代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的苦难史。

对毛泽东教育思想进行理性解析,可以看出:对教育政治功能的过度强调和夸大是其贯彻始终的重要特征。但作为听取过杜威演讲、在五四文化中成长的知识分子,毛泽东教育思想显然还包括许多具有认识价值的内容,例如对中国传统教育的批判和改造,以及对教育公平的重视、反对城市中心的教育、重视扩大劳动人民子弟的教育机会,等等。“文革”时期追求教育公平的实践包括以下一些主要的方面:

——改变城乡教育资源分布的格局,将农业院校等下放到农村,医药院校面向农村培养实用的“赤脚医生”、卫生员。

——加速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在农村扩大和普及高中教育;下放各级教育的管理权,中小学下放给农村和街道,实行由工人、贫下中农管理。

——缩短学制,实行小学五年、初中二年、高中二年、大学三年的学制;简化教育内容,学校教育以政治教育和实用知识技能为主。

——发展多种形式、因地制宜的教育方式,如“七二一大学”、耕读小学、马背小学等等,从有实践经验的工人中培养技术人员,扩大工人、农民子弟受教育机会。

——实行“开门办学”,让学生走出学校,在学工、学农、学军的社会实践中,在工厂、农村的大课堂中接受教育,以打破“教师、书本、课堂”“三中心”。

——取消重点学校制度和各种学校的差别(取消男校、女校、华侨学校、职业学校等),中小学实行免试就近入学。

——取消各级学校的考试制度,反对用“教育质量”和分数标准把工农子弟关在门外,否定教育中的等级制、智力主义的取向;高校实行免试推荐入学,招收有实践经验的工农兵学员。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城镇居民、机关干部也下乡,“到农村去”成为一个时代的流行口号和主流价值。

——打击和降低教师的地位作用,批判师道尊严,等等。

显而易见,这些措施都具有某种合理的价值内核,但方法是相当简单粗暴的。其中影响最大,最能显示毛泽东的政治浪漫主义的,当属取消学校考试制度,包括取消高考制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评论列表 ( 评论2 ) 显示全部 倒序浏览

  • user

    楼主| 2011-10-29 21:00:30
    2.没有考试的教育

    分数成为学生的“命根儿”

    在“智育至上”的教育氛围中,分数成为学生的“命根”。而分数是由考试产生的,考试于是成为“万恶之源”。毛泽东作过许多著名的批示,对考试和分数深恶痛绝。1958年的“教育革命”即实行了高考制度改革,放宽了对工农子弟进入大学的限制,开辟了保送入学的途径。1964年,他对北京铁路中学校长关于减轻中学生负担的一份报告批示:“现在学校课程太多,对学生压力太大,讲授又不甚得法。考试方法以学生为敌人,举行突然袭击。这一项都是不利于培养青年们在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得到发展的。”毛泽东.毛主席论教育革命.北京:人民出版社,1967.54同年,他在与毛远新的讲话中说:“反对注入式教学法,连资产阶级教育家在五四时期就早已提出来了,我们为什么不反?只要不把学生当做打击对象就好了。”毛泽东.毛主席论教育革命.北京:人民出版社,1967.68

    分数线,分数线,工农兵的封锁线

    分数和考试不仅是个性发展和创造力的敌人,而且,也被认为是减少劳动人民子女教育机会的重要原因。因而,自“文革”停止高考开始1966年6月18日,《人民日报》刊登北京女一中高三(四)班、北京四中高三(五)班写给党中央、毛主席的信,强烈要求废除旧的升学制度。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推迟举行1966年的高考,大中学校开始停课搞运动。改革考试制度也成为教育革命的重要内容。1970年,《人民日报》的一篇文章称:“两个阶级、两条路线的斗争,首先集中地表现在招生上。”“过去,在修正主义教育路线统治下,高校在招生中,大搞‘分数挂帅’,鼓吹‘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实际上是对劳动人民实行资产阶级的文化专制。工农兵一针见血地说:‘分数线,分数线,工农兵的封锁线’。”李志华.大家都来关心高校招生.人民日报,1970?09?21招生制度改革被视为教育制度改革的重要一环,至少在表面上,它追求的是扩大工农兵的教育机会。例如,1973年《教育革命通讯》的一篇文章称:“大学从什么人中招生,培养什么样的人,始终存在着两个阶级、两条路线、两种思想的激烈斗争。”“早在三十多年前毛主席就明确指示‘工农及其子女有享受教育的优先权’。”大学招生制度的根本改革.教育革命通讯,1973(7)

    这一改革其实在“文革”前即已开始,最早是由毛泽东所欣赏的“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实行的。为了使教育面向农村,从1963年起,农、林、医、师的中等专业学校即采取公社保送与考试相结合的办法,并实行“社来社去”(学生从社里来,回社里去)分配办法的试点。到1964年初,全国已有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81所中等农业学校实行“社来社去”的招生、分配办法。罗永藩,彭治富.学生从公社中来,毕业后回到公社去.光明日报,1964?03?26

    1964年,教育部和冶金工业部决定在北京钢铁学院试办产业工人班,以“贯彻阶级路线,培养工人阶级又红又专的知识分子”,采取推荐与考试相结合的办法,选拔政治思想好、相当于高中文化程度、年龄在27岁以下、有三年工龄以上的技术工人入学,毕业后回原单位工作。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大事记(1949—1982).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362这几乎是“文革”中“七二一大学”、“工农兵学员”的雏形。

    从1970年起,高等学校在停止招生6年之后,部分高校恢复招生,至1976年,共招收了7届学生,他们被称为“工农兵学员”。新的招生标准是强调实践经验,招收学生的条件为:政治思想好,身体健康,具有三年以上实践经验,有相当于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工人、贫下中农、解放军战士和青年干部;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人、贫下中农不受年龄限制;还要注意招收上山下乡和回乡知识青年。新的招生办法无须进行入学考试,而由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和学校复审。由于强调政治表现,家庭出身不好的人难以被推荐上学。据1971年5月对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7所大学当年招收的8966名工农兵学员的统计,出身工人、贫下中农、革命干部和其他劳动人民家庭的占99.8%,出身剥削阶级家庭的占0.2%;其中党员占46.2%,团员占38.1%,非党员占15.7%。郑谦.被“革命”的教育.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83

    这一改革的实效众所周知。由于取消了学术性的要求,强调政治标准和实践标准,致使学生的学习程度参差不齐,教育质量很低。据1972年对北京市11所院校工农兵学员文化程度的调查,学生中相当小学程度的占20%,初中程度的占60%,初中以上程度的占20%。高奇.新中国教育历程.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220在招生中完全不考虑个人的志愿和兴趣,出现全然没有美术爱好的人“为革命学习美术”、有多年实践经验的老工人被迫学医等极不合理的现象。免试推荐的办法,在实践中完全失去了公平和公正性。作为改变命运的出路,对入学机会的争取变成后门和关系的竞争,以及各种黑暗交易。就实际经验,即便来自农村的学生大多也并非来自普通的农民家庭,而往往是农村干部如支书和会计的孩子。

    由于“文革”中地方干部受到冲击,其子女成为“可以教育好的子女”,未受冲击的军人、军干子弟的利益凸显。对大学招生“走后门”现象的抨击,主要集中在军队干部子弟身上。1974年6月,南京大学政治系的部队学员钟志民主动申请退学,成为“反潮流”的英雄。他父亲是参加过长征的军队高级干部,“在我自己的多次要求下,爸爸打电话给军区干部部门指名调我,把我送上了大学”。他批判道:“为了让自己的子女上大学,不经过群众的推荐、选拔,不经过党组织的正当手续,而凭着自己的职权和势力,凭着私人之间的感情和关系来解决问题。有的甚至把大学的招生名额当‘礼品’送来送去,拉拉扯扯,却把真正的工农兵的优秀代表关在大学门外。这种做法难道是为人民服务吗?”钟志民.一份退学申请报告.人民日报,1974?06?18

    可见,尽管毛泽东重视教育公平,关注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普通工人、农民的教育权利,但他想要打破和超越“文化资本”的积累,用“革命”的手段使处于文化弱势地位的群体实现翻身式的突变,这一努力是不成功的。他完全否定了相对而言最为公平的统一考试制度,又未能提供更为公平、有效的做法,免试推荐制度演变为严重的权力交易,使公平竞争荡然无存,从而实际上损害了大多数人的教育权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user

    楼主| 2011-10-29 21:01:05
    3.普及高中教育:农村学生的教育机会

    “文革”时期的教育现实比我们记忆中的更为丰富复杂,呈现一种奇怪的混合:在“读书无用论”泛滥,知识权威扫地,反智主义盛行,“白卷英雄”、造反派和“大老粗”成为时代英雄的同时,农村教育也迅速发展,进入大普及和大跃进的时期。

    继1958年“教育大跃进”之后,“文革”期间再次全面下放教育管理权限,强调教育面向基层,面向农村,发挥地方的积极性,多种形式发展教育,使城乡关系、中央和地方关系出现了一种新的格局。类似的,“文革”期间也提出了普及教育的高指标。1971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纪要》提出争取在第四个五年计划期间,在农村普及小学五年教育,有条件的地区普及七年教育,要“大力提倡群众集体办学”。1974年,国务院科教组提出“继续大力普及农村小学五年教育”,“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在大中城市普及十年教育,在农村有条件的地区普及七年教育”。

    不少地方提出“小学不出村,初中不出队,高中不出社”的口号,与1958年“大跃进”时“村村有小学,队队有中学”的目标很相似。1970年,湖北省文教局在《1971—1975年文化教育事业发展规划要点的初步意见》中提出:“大力发展高中教育,到1975年要普遍做到区区有高中,社社有初中。”普通中学开始急剧增长,生产大队基本都办了初中,有的还办了高中班。到1976年,全省中学达17949所,为1965年875所的20.5倍,其中高中4029所,为1965年147所的27.4倍。熊贤君主编.湖北教育史.下卷.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255

    70年代初高等教育奄奄一息

    中小学教育却得到发展

    因而,20世纪70年代初,当高等教育奄奄一息之时,中小学教育却得到了大发展。从统计数字看,1976年,全国小学生数比1965年增加了29.1%;中学更是加速度发展,1976年全国中学生数是1965年的6.25倍,初中生数是1965年的5.4倍,高中生的增长尤其迅速,共增加到原来人数的11.3倍。见表1-3(略)。

    教育重心下降,面向农村的发展是实质性的。如表1-4(略)所显示的,初中生中农村学生的比例,从1965年的33.7%,提高为1976年的75.2%;高中生中农村学生的比例,从1965年的9.0%,提高为1976年的62.3%。这是十分惊人的。

    “文革”期间,整个教育的重心降到基础教育,但基础教育的重心却不切实际地上升为高中教育,普通高中成为发展最快的部分。中等职业教育被认为限制劳动人民子弟接受教育而遭到批判和取消,原有的农业中学、职业中学、半农半读技术学校等大多变为普通中学,造成中等教育结构单一化。许多小学附设初中班,大批小学骨干教师被抽调到中学任教,反而削弱了小学教育。由于将农村中小学的公办教师转为民办,下放原籍并转为农业户口,不拿工资,改记工分,极大地涣散了农村教育的师资队伍,降低了教育质量。据统计,全国农村中小学教职工中民办教职工所占的比例,由1965年的52.6%上升到1978年的73.4%。何东昌主编.当代中国教育.上册.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6.108将办学权直接下放到大队或生产队一级,而且经费大多自筹,政府对基础教育的支出反而减少,这是很荒诞的。教育事业费占国家财政总支出的比例,1966年为6.36%,1970年最低,为4.24%。从1972年起,国家财政预算中将教育事业费支出单列,加强管理,这一比例有所回升,1976年达到6.29%,与1965年的6.24%相当。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98

    如同“大跃进”时期,“文革”期间的中小学教育数量的发展是以降低质量为代价的。当时小学实行五年制,初中、高中各两年,取消了考试和留级,教学内容十分简单,因而实际的教育程度并不能真正达到初中、高中的水平。但是,如果不是以“升学教育”的标准,而是以实际的功用去评价,那么应当承认,这种低重心、实用型的教育毕竟在更大程度上满足了农村学生基本的学习需求,如同当时农村实行的合作医疗制度一样。它无疑是低水平的,但切合实际,首先解决了“有无”的问题。事实上,许多今天在各个领域崭露头角的60年代生人,正是受惠于70年代农村的基础教育。

    这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案例,使我们深入认识基础教育的功能。我们通常说,由于“文革”时期的教育荒废,耽误了一代人。这当然是一个事实,尤其是对那些在“文革”前接受教育的上山下乡的知青一代。但对于在“文革”时期上四年制中学的,情况却有所不同。许多20世纪70年代末通过高考进入大学的青年,正是“文革”教育荒废时期的中学生。今天回头看,“文革”时期低水平的基础教育并没有妨碍他们成为各行各业的成功者。它启示我们认识人才与教育的功能。这至少说明两个道理:一是优秀人才是制度挡不住的,无论是什么样的学校教育、考试制度。二是基础教育对人才的影响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大。自由、宽松、“低水平”的教育,同样可以生长出优秀人才。一些过来人将那完全没有权威的时期称为“阳光灿烂的日子”,他们从中获得了实在的生长。当然,这是一个极端;我们现行的严酷的、令学生透不过气的“应试教育”是另一个极端。不能想当然地认为后者更利于人才的成长,真理应当是在两端之间。

    (摘自《中国教育公平的理想与现实》,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入村

    首页

    论坛

    导读

    我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