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切换风格

红色

探索学生自杀的原因

小学生 发表于 2012-3-7 20:42:13 | 显示全部
近些年来各类学校中都有学生自杀事件发生,有些学生的自杀事件让人们感到困惑。我也曾对一些学生的自杀事件感到过困惑,比如下面的学生自杀事件。
       一、 强剪女中学生的鬓角至学生跳楼
据1999年12月16日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报道,14岁的女中学生,教师认为她的鬓角太长,而女学生认为自己的鬓角不长,老师要强行将其鬓角剪下,学生强不过教师,只能让老师把自己的鬓角剪下,这事发生在早自习课上。等到第一节下课的时候,学生从楼上跳下,至脊椎骨折。这事发生后,大家都想不通为什么会这样?因为谁都承认,学生是一个听话的好学生;而教师是一个工作认真负责任的好老师。
看完这个报道之后,我一直在思考学生为什么要跳楼?学生的心理感受是什么?老师是否有错误?老师该怎么样做,才能够即解决问题,又可以让学生欣然接受呢?我很长时间没有想明白这些问题。
二、要求98级男生剪长发事件
我01年春天担任机电98班的“机械制造工艺课程设计指导”教学任务,一天上午在教室指导学生设计,心里还在想着“强剪女中学生的鬓角至学生跳楼”的事件,看到了一个男生的头发有些长,就是正常的头型没有及时理发的长。我强迫学生剪长发的实验对象被我锁定了。我没有仔细思考这个实验该如何进行,就随意的开始了。我随口就问学生到:
教师:“你的头发这么长,怎么不剪呢!”
学生:“没有钱!”
大学任课教师管学生的头发长,绝对是在多管闲事。我是一个平时与学生能够进行沟通的教师,学生可能认为,在与他说着玩的,就这样的回应我。听到了学生这样的回答与满不在呼的态度、表情。我立刻严肃起来,并用强硬的口气说道:
教师:“我给你剪!”
学生:“信不着!”
此时学生感知到教师的严肃与强硬口气,态度发生了变化,处于“心理应激”状态。
教师:“去没去找工作?”
学生:“去了几次,但招聘单位都不要。”
教师:“知道人家单位为什么不要你吗?”
学生:“不知道。”
学生的“心理应激”状态有些减弱,与教师小心的对着话。教室内的所有学生都停止了设计而关注师生的对话,教室中的氛围紧张。我对教室内的学生们说道:
教师:“象他这样就去找工作,招聘人员会认为,这个学生留着长长的头发,形象与众不同,
肯定没有把心事都用在学习上,参加工作后也不会把心事都用在工作上,还是不要他吧!”
我的话,打破了教室中的紧张氛围,学生们开始思考,有学生自言自语的说道,是这个道理,今后去找工作,真应该注意自己的形象了!于是我对头发长的学生说道:“你必须在工艺课程设计答辩前剪去长发,不然我就不给你答辩!原因是你的长发不剪去,用人单位不要你,答辩及格也找不到工作!还是先解决了你的长发问题再答辩。”留有长发学生的面部表情今天我还记得,有无缘无故被批评的委屈,更有想回击又无法回击的无奈。
答辩那天我特意带了五元钱零钱(剪一个头的费用),几天前留有长发的学生出现在我的面前时,发现他真的把头发剪短了。我问道:“头发剪了?”他很自然的笑着回答:“剪了,应该剪呀!”。学生毕业师生会餐时,我把他叫道我的旁边,与其探讨强迫其剪头的事件。他很开心的与我进行了交谈,对我表示感谢。
做完这个实验后,我还是想不明白前个事件中的女学生为什么跳楼。但心里始终在思考这个问题。有一天看电视,节目是介绍草原牧民套马,这使我一下子明白了女中学生跳楼与98级大三男学生主动剪头的道理。
三、“套马原理”与“汽车碰撞实验原理”
为了形象的说明草原上牧民套马过程的操作特点,我们分析一下牧民的“套马原理”,牧民套马的目的是为了控制住马,而后对其进行其它的作用。套马可分为两个步骤:
步骤一:要想控制某匹马,就甩出自己手中的专用工具“套马绳”,让绳子的一头套在马的脖子上,而另一头牢牢的抓的自己的手中。要想完成这一步,需要操作者的熟练的技能,先要套的着,而后套的牢,不能让马脱套而逃跑。
步骤二:当马被套住后,马儿为了摆脱被控制,一定是加速逃跑。为了能够控制住马,而又不伤害到马,套马者必须要跟随着马儿跑。在跟随马儿跑的过程中,并要逐渐的适当的收紧套马绳。适当的意思是即不能太松又不能太紧,太松不能对马头部构成约束,也就不能使马减速,从而不能使马停止下来。太紧会使高速奔跑的马因巨大的惯性与过大的拉力同时作用而摔倒造成伤害。而是把套马绳逐渐的收紧,即让马能够承受的了不至于摔倒,还不得不快速减速的程度。跟马跑就是在逐渐改变马的运动状态,实现让马停下来的过程中,要以马为中心,给马儿足够的运动空间,让马儿逐渐的减速而不受到伤害。
与“套马原理”完全相反的作用方式是“汽车碰撞实验原理”:
汽车碰撞实验的目的是要撞毁汽车,而测量汽车抵抗碰撞的能力,它是以汽车的撞毁为代价而取得汽车的性能数据的。方法是,在汽车前行的道路上,设立由刚性材料制成的,位置不可变动的,极具耐撞性能的障碍物,把汽车加速到某一个较高的速度,并撞到设立在汽车前进道路上的障碍物,由于障碍物是不能移动的且是刚性的,并且极具耐撞性能的,这样汽车高速运动的动能就在极短的时间内全部转化成极大的冲击力而撞毁汽车。
四、案例分析
在“强剪女中学生的鬓角至学生跳楼”的案例中,学生的行为是鬓角长,可能已经违犯了学校的有关学生形象的纪律规定,这是事实。老师要求剪去,学生认为自己的鬓角不长。这是师生双方在开始时的相互作用,至此师生双方的行为都是正常的。
老师接续的行为是:亲自动手强行剪去了学生的鬓角。在剪下学生的鬓角前,没有让学生认可、接受其观点,也不管学生的心理感受和心理运动状态,老师只是在乎学生的鬓角符合学校的规定,忽视了学生的心理感受,没有给予学生认知转变所需的时间,使得老师对学生的作用,类似于“汽车碰撞实验”。学生心理感知到教师的行为无法接受与容忍,这导致学生的心理极度痛苦而无法忍受,选择了用跳楼的方式解除自己的痛苦。教师施行“刚性纪律”的行为是这个结果的直接原因,而学生的性格问题,心理不健康等是这个结果的种因,且是主要原因。一般的讲,对于老师的行为,学生或顺应教师或与教师发生冲突,或者向家长告状,而不是自残。
在“要求98级男生剪长发事件”中,尽管教师是多管闲事,当事学生当时感觉很不舒服,但由于教师采用的是强行沟通方式,并给予学生充分的自我认知调整时间。对学生的作用好比“套马原理”,对学生的强迫剪头是柔性压迫,学生无法抵抗。学生就不得不按着教师的要求去做。
“太极育人技术”好比“套马原理”,当学生对抗教师时,对学生的作用不是刚性的,而是牢牢的抓住学生的错误事实不放,对学生施行逐渐的压迫作用,逼迫学生不得不认错并顺应教师的要求。如果前面跳楼女中学生的教师们掌握了“太极育人技术”,女学生自杀事件应该不会发生。
观点有不恰当或错误之处,请批评指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入村

首页

论坛

导读

我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