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切换风格

红色

一位农村校长的人生思考

小队长 发表于 2012-4-23 15:44:48 | 显示全部
人生絮语(一)
                            刘定荣
  中午还是晴空万里,白花花的太阳炙烤着地皮,到了下午,太阳陡然收起了笑容,空中也迅速地布起了淡墨色的云,还没到傍晚,云已变成铅色占领了整个天空,小树也开始惊慌地摇曳。不一会儿狂风大作,暴雨横扫大地,急促促的雨点使劲地敲打着雨棚。妻子说,这天气活见鬼,说变就变……听着妻子的唠叨,我陷入了深深地沉思——自然如此,人生何尝不如此?
  记得我还很小的时候,那时是一个炎热的夏季的晚上。大姐夫正在帮父亲砌一个装粮食的池子,我们姐弟几个都跟在大姐夫的屁股后面看热闹,突然外面传来喊喊,快出来,快出来,你们的大儿子出事了……听到喊声,父亲、母亲和大姐夫都迅速地蹦了出去,只听那人说大哥被电打死了。那时我只记得母亲嘱咐我们在家里看门,别出来,然后他们都向大哥家跑去……接下来一连几天都沉浸在悲伤之中,上上下下都忙着为大哥举办葬礼,之后就是无尽的悲哀。从此我也没有再见到大哥的面了,那时候还小,除了悲伤,只知道事情来的太突然了,明明记得那天大哥和我们一起吃晌午饭,并且还陪大姐夫喝了几杯酒,有说有笑的,还不到两个小时,人却突然死了,真是生死难料。
  又过了许多年,我从师范的大门走出又走上讲台,在南山里教了两年书后被调回家乡任教,记得那是一个干旱的季节,突然接到一个陌生的号码打来的电话,自称是我初中的同学,并在电话里说,咱们好久没见了,难得回来一趟,下午我做东在县宾馆第十六包干几杯。遇到这样的事情当然不好推辞,于是我就按时赴约了。在宾馆里我见到了这位阔别十几年的老同学,由于多年不见,猛然见面我几乎认不出他了,比原来高了胖了帅了风度了。席间他向我讲了这几年的历程。他说中考落榜后,先去河北打工,几年下来没挣到钱,又去学习开汽车,毕业后为别人送车干了几年,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结识了一位朋友,在他的帮助下,在省城开办了一家汽车销售公司,经过几年的滚打,现在已经发展到已经拥有固定资产1.5亿,拥有职工百余人的公司。听着他的讲述,看着他的衣着,望望他的随身秘书,瞧瞧他的专用司机,看看楼下他的“宝马”……我深信他没有吹牛。想当初他的学习真是“马尾串豆腐”,而现在……不知怎么的,我从心底为他当年落榜而感到庆幸,试想假如那时他没有名落孙山的话,也许现在也像我一样,辛辛苦苦干一天还没有一个工地上的小工工资高。哎!祸福难测啊……
  窗外雨还在不停地下,时时飘进一串串闪电,天有阴晴,人有祸福。生与死只是瞬息之间,祸与福更是一念之差。该如何来面对?人生如同草木,祸也好福也好都只是几十年的光景罢了。既然来到这个世上,就不必要时时猜测斤斤计较。活着的时候就为自己所爱的人和爱自己的人好好地活着。为所爱的事业好好地拼搏。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带着遗憾进入土壤,不枉来世上走一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评论列表 ( 评论10 ) 显示全部 倒序浏览

  • 小队长

    楼主| 2012-4-23 15:45:05
    人生絮语(二)
                                   刘定荣
      “今年的栀子花开的真繁。”妻子边修剪盆景边自言自语道。“只可惜它的花期太短了。”在一边凑热闹的女儿补充道。听着她们的谈话,我放下手中的书走到阳台上仔细观察这盆栀子花。的确花开很旺,一朵紧挨着一朵,纯白的花瓣中间是略带微黄的花蕊。在星期天早晨的太阳光中散发着醉人的香气。
      这盆栀子移居我家已有三个春秋了,前两年花开的并不多。记得去年开花的时候,就因为开花不繁再加上花期又短,妻子曾产生过将它“开除”的念头。记得当时是我为它保了一驾才留了下来。理由是“虽然花开不多,但是它四季常青,同样能美化风景”。的确我喜欢栀子并不只是喜欢花的娇艳,香的醉人,更重要的是喜欢它能四季常青。当它走过春花夏日之后,在秋的萧瑟中,别的植物都用果实来掩盖凋零后的虚空,而栀子却依然满面春风,在秋风的抽打下越发苍劲成熟。在2007年那场暴风雪中,号称“铁树”的盆景已命丧黄泉,而与它同室的栀子却安然无恙。并且今年花开如此旺盛,好像是在庆祝“横眉冷对冰霜寒”所取得的伟大胜利。
      我喜欢栀子我,我钦佩栀子,我更赞美栀子。有花时能尽量奉献自己的娇艳,无花时能用自己不屈不挠的精神激励人们。其实人也如此。在我们生活中具有栀子精神的也大有人在。我就亲眼见到过一位即将退休的女教师,虽然年迈,但她仍坚持天天上班。不迟到不早退。工作兢兢业业,从不挑三拣四。服从学校工作安排,无论是数学还是语文,只要安排了总是乐意接受,并且尽职尽责的去讲授每一节课。次次考试成绩名列前茅。据熟悉她的人介绍,她年轻时的教学工作更加出色,无论是任教于初中还是任教于小学,所任学科成绩一直优秀并得到学生、家长以及各级领导的好评。这不正是栀子的精神吗?她不因为年轻时的成绩而论资排辈、以老卖老,也不因为年迈而激流勇退“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她仍在燃烧最后一点热,发最后一缕光,同时她高尚的品质、崇高的精神也在时刻鞭策着年轻人激励着后一代去拼搏去奋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小队长

    楼主| 2012-4-23 15:45:21
    人生絮语(三)
                                  刘定荣
      每次与人谈到美味佳肴时我总会提到这样两道菜:一道是在念师范时每天早晨都要吃的洋芋丁儿汤拌面条;另一道是我在鄂坪乡小汇中心小学任教期间所吃到的酸菜鲜鱼汤。这两道菜可以说是我至今觉得最可口的菜肴。
    记得我刚进入师范学校大门的时候,迎接我的早餐便是面条和洋芋丁儿汤、买上二两面条和两角钱的洋芋丁儿菜汤,端着饭盒或坐在教室里或坐在寝室里,用筷子将面条和洋芋丁儿汤拌均匀,洋芋丁儿和面条的气味交织在一起早已扑鼻而来,并迅速地钻入五腹六脏,当夹起一筷子面条送进口中或快或慢地咀嚼时,那一种滑滑的软软的香香的感觉至今想起来还叫我直流口水。后来参加工作之后我曾向同事们谈到这一菜肴,谁料赞同的竟然寥寥无几,更别说学校的厨师肯为我做这样的菜肴来,
      师范毕业后遵照上级的安排,将我分配到离家一百多里的鄂坪乡小汇中心小学教书。当时鄂坪经济条件比较落后,没有菜市场,吃的蔬菜全部是自己种,肉类全靠当地老百姓杀猪了卖,假如那一段时间没有人卖肉的话,只有天天吃青菜。该校的教师大部分是当地的人,像我这样远道而来的外乡人只有三个(包括我在内)。到了星期天(那时还没有执行双休日)当地的教师回家了,就只剩下我们这三个外乡人守着学校。寂寞、枯燥、无聊促使我们不得不找点活儿来打发打发时光。记得在1993年那个夏天的星期日里,有人找来雷管和炸药,将雷管和炸药放在一个墨水瓶里,点燃后扔进河里,随着一声闷响,就有或多或少或大或小的白肚子小鱼儿漂上水面,等在岸上会水性的同事迅速扑入水中并很快的将这些小鱼抓到了手中。待捕获的鱼差不多够一餐的时候,我们将小鱼带回学校让懂点烹饪技术的同事将它开膛破肚,洗净后和酸萝卜或酸辣子之内的酸菜和在一起做成一盆酸菜汤,当把香气扑鼻的酸菜鲜鱼汤端上桌子的时候,早有同事已经将包谷酒满斟酒杯。于是一边喝着鲜鱼汤一边喝着包谷酒一边谈天说地,那种享受至今难忘。现在回想起来还似乎嗅到其香尝到其味。
      1994年上级将我调回家乡教书,每次吃的鱼汤都是从菜市场上买回的鲜鱼做的,所用的佐料也很多,但是其味道远远比不上我记忆中的味道。结婚后我曾向妻子谈到这两种佳肴,妻子说这两种菜非常简单,并且分别将这两种菜做出来让我吃,当我再次品尝时总找不出当初那种感觉那种味道。我把我的感觉告诉妻子后,妻子说是不是技术不够好还是佐料不够多,我说都不是。因为我知道那个时候,无论是洋芋丁儿汤还是酸菜鱼汤,由于条件有限免不了少油少佐料,更谈不上有高深的烹饪技术了,而今无论是烹饪技术还是佐料都是高级的精致的,为什么反而没有当初的味道美呢?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赴宴次数的增多,山珍海味也吃了不少,但我仍然怀念师范时代的洋芋丁儿汤与山区任教时期的酸菜鲜鱼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小队长

    楼主| 2012-4-23 15:47:25
    人生絮语(四)
                                    刘定荣
      “同学们,要抓紧时间复习。”随着上课铃声响起,我快步地走进教室跨上讲台大声地向学生宣布道“根据上级教育部门的通知,本届小升初的考试已定于7月3日进行,希望大家认真复习,争取考出优秀的成绩。”坐在座位上的学生听到这一消息顿时发出一片议论声,那一张张稚嫩的天真的脸上露出或喜或愁的表情。一阵躁动之后便迅速的转入了琅琅的书声之中。看着这些聚精会神地“啃”书本的孩子,我的心头涌起一阵莫名的欣慰和痛楚。
      其实至今为止我只和他们打了将近一年的交道,去年由于该校的校长高升了才将我跳到这里的。来了之后学校便安排我任六年级的科学教师,说实在的,刚进这个教室时我的确有些不大习惯。全班只有二十个学生,朝讲台上一站,放眼一望总觉得下面空荡荡的,没有某种“大驾”气氛,真让人没劲。但是既来之则安之,更何况望着那一双双充满渴知的眼睛,我的好胜心又起来了,暗暗下定决心,利用班容量小的条件将成绩提上去,争取在小升初统考中名列前茅。于是仍然情绪饱满的上好每一节课,细致耐心的辅导着每一个学生。但是我渐渐的发现,这些学生基础知识非常差,知识面非常窄,并不是我以前所接触过的学生那样一讲就懂一指导就会,我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明白了这是地处偏僻,生活、学习、环境条件比较落后,接触的事物有限的原因,他们的认知水平较低,对抽象性的科学概念感到陌生。再加上习惯养成教育不够,故而接受知识的能力也低。然而这些缺点一时半会儿也不能迅速改变,更何况已到了毕业班呢?这些因素极大的影响了教学进度,打破了我的教学计划,我感到非常恼火,然而恼火归恼火,工作还得认认真真的干。于是在后来的教学工作中我就不再像起初那样“钉子到眼儿圆”去对学生进行“高压作业”了,抱着只要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能让他们学习的开心,把基本知识搞懂就行了的教学心理去教学,每当需要做实验的时候,所需要的器材,我就让他们自己去找,实验时我尽量的让他们自己去操作,谁知这样一来学生的积极性高涨,甚至原来有一部分书本上搞不懂的概念也或多或少的弄懂了,更让人感到欣慰的是有时候我指导他们做实验,有的学生总是说“刘老师您歇歇,我们做的到。”每当听到这样的话时我的心里感到一种欣慰一种满足。常常看到学生们聚精会神的听讲,认认真真的作业,高高兴兴地做实验,听到简单而无邪的关怀话语,我就在心里想:这样也许最好,我工作的开心学生学习的也开心,只要我的工作尽力了,学生的学习尽力了,即使统考中得不到第一名我的心也问心无愧。
    “刘老师,你怎么了?”突然一句童音打断了我的思维“你是不是身体不舒服?”我正睛一看,原来本班有名的大力士又非常调皮的学生正站在我的面前,面带惊慌的神色看着我。“没……没什么。”我镇静的面带微笑的望着他,这时我发现不光是他而且全班的学生都在注视着我,“哦,我刚才看到你的眼里有眼泪,我以为你生病了。”他这时面带微笑的补充道。此时,我的心如同刀绞——即将升学考试之际,在我为他们是否能考出好的成绩着急而又为他们因升学考试这样拼命“啃”书本而感到心痛时,学生竟能时时刻刻关心我。
      我知道这些学生不一定人人都能考上大学,甚至有一部分学生连上高中的机会都没有(现在毕竟还处于以分数论高低的时期)。但是我在心中仍然默默的为我的学生祝福:愿你们人人能考上大学,将来都比我有出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小队长

    楼主| 2012-4-23 15:47:45
    人生絮语(五) 人在旅途
                               刘定荣
      2008年7月8日清晨,遵照县教育局的统一安排,参加“十一五”中小学校长资格认定培训学习的人员全部赶到了指定的出发地点——竹溪县教育宾馆,8点30分准时出发了。
      参加本次培训的校长分别来自全县山里山外的各个乡镇的中小学校,年龄老中青参次不齐。有熟悉的有不熟悉的,但是一到了车上,一坐到了一起,大家就好像多年不见的老朋友似的有说有笑的,那种亲切、亲密、亲热的劲头将地区之别地域之别都抛到了九霄云外。
      汽车在欢声笑语中飞驰着,像一匹训练有素的骏马在扭过来甩过去的山间公路上驰骋。随着时有时无的颠簸,车内渐渐地平静了下来——有的在打瞌睡,有的在看DVD,有的在看书。而我此时的心已经穿过了车窗玻璃,顺着公路两旁绵延不断的山峰爬行。七月的山峰好似三十岁的女人,浑身散发着成熟、丰腴与老练。或深绿或浅绿的盛装紧裹着丰满但不臃肿,窈窕但不妖艳的山脊。尤其是到了竹山境内,山景更加惹人喜爱。那里的山非常温柔,不是那样盛气凌人,山脚下有比较宽而深的河水,山是绿的水也是绿的,不知是山倒映在水中还是水拥抱着山峰,只有汽车突然转了一个弯才发现刚才的景色已甩在了脑后。
      我深感近几年退耕还林的神奇的力量,记得七八年前坐车去十堰沿途所看到的景色就远远比不上如今所看到的景色,那时的山有的绿有的黄,有的穿着薄薄的绿装有的裸露着黄廋的肌肤。那时的水也没有现在这样的清、深。望着车窗外如同奔腾的骏马一直向远方跑去的群山,我深深地感到人类改造自然界的伟大力量,人类往往只是一个瞬间念头,可以让大自然变成荒漠也可以让大自然变成绿洲。想当年“农业学大寨”时候,见山推山见林毁林的劲头是多大呀,而千锤万凿出的“土地”长出来的“庄稼”又如何呢?肚子照样挨饿,人民照样受穷,而土地沙漠化,生物渐渐灭绝化导致全球气温温室化。惜哉!悲哉!而进入了新世纪的人们终于擦亮了忪惺的双眼,终于认识到了美好的生态环境对人类的巨大作用,于是一声“退耕还林”的号召顿使千山一碧,万里长青。庄稼种植的面积减少了而收成却增加了,肚皮永远摆脱了挨饿的威胁,人民也与贫穷作了永远的告别。是呀!死做不是致富路,巧干才能奔小康。
      人在旅途心事重重,透过车窗我看到了人类改造大自然的力量,我也看到了大自然影响人类的力量,然而作为芸芸众生的我们该如何去改造自己呢?人过三十无少年,自己已经是中年之人啦,而今却两手空空,。说实在的我既害怕乘车又喜欢乘车,害怕我的一切不能自己做主,喜欢此时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小队长

    楼主| 2012-4-23 15:48:02
    人生絮语(六) 任重而道远
                             刘定荣
      为期两天的教育专家报告会已经结束了,吃过晚饭回到宾馆已是晚上八点多了,躺在整洁而舒适的床上却久久无法入眠。四位教育专家的精彩报告还回荡在我的耳畔,他们那为教育开创新局面的创业事迹还历历在目。
      陈忠联教授:曾任广州英豪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现任广州英豪学校董事长,从化市英豪威斯必得电源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光明日报》社特约顾问,中国社会科学院特约教授。他在1993年以独特的办学模式带动了中国几千亿资金的教育投入,创造了中国教育历史上的神话。他经过十几年对教育的不断实践和探索,提出了“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要想使孩子成功,家长必须担负起孩子教育的主要责任”的观点。他指出:当今的孩子存在三个共性的问题,一是成长在电视、电脑前,接触的信息量巨大;二是家庭的教育模式仍沿袭旧的计划经济的教育模式;三是家庭教育滞后,家长不重视早期教育。造成的后果就是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多数处于茫然无所适从。是呀,现在的孩子确实是这样,而我们的家长大多数把孩子的教育全部寄托给学校老师,认为孩子的教育是学校老师的事情。导致孩子在校管得严而回到家里却放任自流。所以针对这一问题陈教授指出“家长要建立一种观念,就是素质教育的中心要放置在家中,家长要担负起对孩子进行素质教育的重任,要配合学校对孩子进行德育方面的教育,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良好的性格,性格决定命运”。陈教授的教育观点可以说是为我们农村小学观学生难,无法管学生指出了一条出路,然而,这些观点能得到家长们的接受吗?因为在我们竹溪农村中小学大多数家长都认为教育孩子是学校和老师的责任,将孩子朝学校一放就完事大吉,哪怕放进去的是一块石头他也不管。所以现在如何教育学生家长转变教育观点是教育的成败的关键呀!
      陈康金校长:“南京市名校长”、“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国内访问学者”、“中国教育学会初中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2004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2007年获”陶行知奖“,现任江苏南京东庐中学校长。他在1999年在学校实施”以人为本,教学合一“的教学改革,探索出了一条教育观念新、教学方法活、学生负担轻、教学质量高的教改新路。1999年他在东庐中学推出一份承载”教学合一“理念的”讲学稿“改变了东庐中学,使学校不仅逃脱了”险被撤并“的命运,还解决了”分数怎么给“这个全国性的教育难题,破格通过了省级示范初中验收,获得了南京市”教育教学突出贡献奖“、”素质教育创新奖“等诸多荣誉。陈校长的”讲学稿“是根据学生的学来设计的,既是学生的学案又是教师的教案,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通过”讲学稿“这个载体”合二为一“了,给了学生一个拐杖让学生尝试自学。这一点其实在我们的平常教学中也经常用到,例如讲某节公开课或示范课,课前准备一份答题卡什么的发给学生,让学生课前知道这节课要学习什么,重点是什么,难点是什么,要练习什么等等,而我们为什么不能达到东庐中学那样的效益呢?我想关键在于一个”备“字上。”“备课担负着完成教学任务的总体策划和设计的重任,是解决教师、学生与教材三者之间的矛盾的主要途径。”陈校长说,“‘讲学稿’的设计要过两关。一是学生关: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意向、兴趣和主要困难,从而确定切实有效的教学对策。二是教材关:教师要吃透教材的编写意图和知识结构以及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要求,解决因材施教、‘差异教育’问题等。”如果我们在平常教学中能够节节课这样去做,我想也能达到“教学合一”的。
      秦培元校长:洋思中学校长。他创立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坚持“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让每一位家长满意”的教育观念。使学校跨上了新的台阶。秦校长1991年被评为“泰兴市十佳青年”、20107年4月21日至22日“和谐中国”首届全国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创新论坛“洋思中学被评为”十佳示范学校“、秦校长被评为”十佳卓越校长“。洋思中学的办学经验归纳起来有这样几点:一是确立”尊重主体、面向全体“的办学思想;二是创立”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基本结构,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三是坚持“艰苦奋斗、严格管理、事事求实、细致入微”的优良作风。在这些好的做法中作为一名教师来说“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尤为重要,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其主要做法是:在课堂上教师先提示课堂教学目标,指导学生自学,暴露问题后,引导学生研讨解决,教师只作评定、补充、更正,最后让学生当堂完成作业,经过严格训练形成能力。如果我们每一节课这样的去做,就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好习惯了,其实在我们的平常实践中也是这样去作了,也就是我们经常提到的“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启发式”教学法,然而为什么我们却得不到洋思那样的效果呢?我想关键在于提前设计目标、问题、练习不合理、不科学、不切合学生学习实际或者没有持之以恒的经常化。尤其是“当堂训练”中教师要保证训练时间在20分钟左右,不得少于15分钟有的教师没有做到这一点。
      陈锋校长:杭州江心岛实验学校校长,华东师范大学生物系毕业、爱得利亚堪培拉大学教育领导学硕士。杭州市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杭州市2005年度创业新星、浙江省特级教师、浙江省教坛新秀、浙江省优秀班主任、“中国长江三角洲最具影响力的校长”等多项荣誉。他创造性地诠释并实践着教育生态学,努力建设以“生态的成功管理”为黑心的学校文化,成效显著。教育生态学概括地说就是关注学生、教师、学校的共同成功,关注学生、教师、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努力营造促使学生成功的教师生态、促使教师成功的教育生态和促使学校成功的教育生态。陈校长指出:“生态管理要贯彻‘三个关注’。第一关注人性。追求公平、达成自我实现是人性的内在需求,只有关注人性,才能使我们校园中的每一个人都有尊严的活着并快乐着,才能使学校成为一个生命的乐园。第二关注共赢。学校管理者应当摆脱管理者与师生的”囚徒困境“,倡导合作性博弈,努力创设一种文化和谐的共赢局面,只有关注共赢,才能使我们的学校成为理想的学园。第三关注幸福。‘幸福不是终点而是对沿途风景的欣赏’,学校管理者应当引导教师和学生学会享受教育过程中的沿途风景,为此学校要建设‘让师生充满成功感的名校’的共同愿望。只有关注幸福并付诸实践,才能使学校成为处处绽放着生命之美的精神家园”。我赞同陈锋校长的生态管理模式,作为一名校长就应该将人性、共赢、幸福放在第一位,而我们当今社会有几人是这样做的呢?有的校长平时总认为高人一筹,从生活、工作上不能与教师学生打成一片,不把教师的困难放在心上,教师反映的问题也无动于衷,于是久而久之造成校长当面鸦雀无声,背过校长意见满天飞。学校无生机无发展。
      作为“十一五”期间的一名小学校长该如何将本次专家传授的办学经验付诸于实践之中呢?我感到困惑感到焦虑感到任重而道远。各校有各校的情况不同,作为我们这样一所山区农村村级完全小学,经济条件和办学条件都极差,要想像上面那些学校一样去改革去发展谈何容易呀!我想唯一能够做到的是“以人为本”、“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关注人性、共赢和幸福”,尽力将学校办成教学质量年年有提高,学生、家长越来越满意的学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小队长

    楼主| 2012-4-23 15:48:24
     人生絮语(七) 让雏鹰从这里起飞
                                刘定荣
      根据市教育局的安排,“十一五”中小学校长资格认定培训学习的学员在2008年7月11日去参观郧县崌峪小学。我们这批来自十堰地区六县一市另加随州地区的中小学校长准时8点从市教育局集合出发了。
    其实,我还没有到郧县去过,那里的山水花草树木风俗人情地理形态一窍不通。带着几分好奇和观光随着汽车的摇晃我的目光穿过车窗玻璃投向了远方。渐渐地楼丛越来越稀,车道越来越窄,两旁的山峰离我们越来越近。渐渐地繁华的城市被我们甩在了身后,迎接我们的是依山傍水如同一条银蛇般蜿蜒于群山之间的公路。此时已是早上9点多了,沿途的农舍都冒出了缕缕炊烟,田地间劳作的人时时拄着锄头翘首注视着我们这一行车队,脸上都露出欣喜的笑容,也许心里在想:又有客人来我县参观啦!又有人向我们学习啦!
      由于我对此地不熟悉,也搞不清楚东南西北,只感觉到车子一会儿拐弯一会儿上山一会儿下山一会儿又拐弯……就这样约莫过了一个多小时车子才缓缓地驶进了一道不算气派的大门,带队的说崌峪小学到了。一下汽车就听到了导游用一个小喇叭向我们介绍道:“郧县安阳镇崌峪完全小学,是一所村级完全小学,创办于1875年。后因丹江库区搬迁、行政区划的变革,于1987年9月迁至崌峪村王家湾。几十年来,奋进中的崌峪小学,在各级领导的关心与支持下,一批又一批的崌小人在这里辛勤耕耘,不倦地探索,换来了今天的新面貌。
      学校现有教学班7个,在校学生249人,专任教师20人,其中取得本科学历5人,专科学历13人,中师学历2人,正在进修本科学历的5人。校园总面积15695.5平方米,校舍面积3782平方米。学校建有微机室、多媒体教室、音乐室、美术室,藏书0.6万余册的图书室、阅览室、仪器室、远程网络教室、地面卫星接收站等先进的教学设施。班班实现“三机一幕”。成为全县乃至全十堰市农村学校办学 条件最高,育人环境最好的学校之一。自1994年至今,学校艰苦创业十余年。如今,学校在新时期教育方针的指导下,以文明、勤奋、求实、创新的工作作风,坚定不移地打造山区农村教育的名牌。几年来,学校始终把校园文化建设作为突破口,树立超前意识,对校园文化建设进行科学规划,分布实施。现在三区分离,布局合理的校园格局已经形成,实现了道路“硬”化、沟渠“暗”化、校园“绿”化、景点“美”化、花卉“香”化、地面“净”化。标饰景观更是独树一帜,曲径、“小桥流水”、假山、蘑菇亭、白鹤、熊猫、野鹿等建筑小品和花卉景点使人留恋往返、如览名画。屹立在校园正中的大型雕塑“希望之星”以其鲜明的主题,高雅、文明的风格奏出了时代的强音。整个校园四季长青、树成荫、花成形、花木葱郁、鸟语花香、景色宜人,置身其中给人以赏心悦目之感。学校惊人的发展速度和引人注目的办学成就,赢得了各级领导、教育专家、教育同行和当地干部群众的称赞。多次被市、县、镇评为“先进单位”“红旗单位”“文明大院”。
      “科研促教、科研兴校”是崌峪小学的又一办学特色。“九五”期间,《小学数学互助教学模式》《小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探索》的两个课题在省、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立项后,经过我校教师研究、总结,现已通过专家评审,顺利结题,其成果得到了各级教科研部门和专家的好评,并建议在学校其它学科或其它学校推广。“十五”省级语文科研课题《开放式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验》,经过课题组的共同努力,在专家的指导下与2006年6月顺利结题,其中有两篇相关的论文在市级刊物发表。 “开放式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验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出现了喜人的变化,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互动参与的生动局面随处可见,目前和谐、平等、互助学习、互相促进的新型师生关系已经形成。学校的新一轮省级课题《校本课程中劳技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的研究》已获立项,课题研究工作正在进行。几年来,教师分别在省、市、县、镇发表或获奖的论文、教案编制81篇。学校着眼于素质教育的“全体性、全面性、主动性”,着力于教育教学的整体改革,全面培养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的新型人才。一流的园林式环境、一流的教育教学管理、一流的办学质量为山区农村教育的发展创出了一条新路子,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称赞。学校先后被评为郧县示范学校、十堰市普通中小学示范学校、湖北省普通中小学示范小学、十堰市电化教学试点学校、湖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实验学校、郧县教育干部培训考察见习基地、郧县继续教育培训基地、十堰市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年,学校先后接待专家指导、同行参观来访近5000多人次,作专题经验介绍60多场次。
      目前一个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领导集体已崭露头角,一支敬业爱岗、专业合理、学科配套、综合素质较高的教师队伍已经稳定,一种适应改革发展需要的新校风、新教风、新学风已经形成,抓德育、重管理、促科研、显特色的山区农村教育新形象已经凸现。创文明环境、树良师形象、育创新人才、兴特色学校,为学校在新世纪的发展,找准了新的起跑线。崭新的风格和内涵,将开辟郧县教育希望的田野
      编织新世纪人才的摇篮 。我们相信,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付出辛勤汗水的崌峪小学,必定会换来新的辉煌!”然后我们随着导游进行校园参观,随着导游的介绍从校园校舍建设到校园文化建设、从德育管理到教学管理、从学校的前勤到后勤服务进行了彻底“大搜查”,给我留下最深刻的印像是“崌峪小学的学生养成教育落到了实处形成了特色”。
      印象一:校园干净整洁。按照市教育局的统一安排,小学是七月七日放假,而我们是在十一日来参观的,该校墙壁洁白无暇,无涂抹之迹象。地面无一纸一屑,洁白的水泥地面映射着骄阳的目光。
      印象二:学生热爱校园,有较强的集体主义思想。正值盛夏,百花盛开果实成熟之季,校园内一串串枇杷在骄阳中露出微笑,一丛丛鲜花卖弄着风骚,而无一处损坏之迹象,可见学生热爱集体的思想是多么的高,不拿集体一针一线的习惯是多么的主动化。
      导游领着我们参观完毕之后,接下来就是参加报告会,先是郧县教育局局长向我们介绍了近几年来郧县教育工作情况以及先进的做法,接下来就是崌峪小学校长罗寿文同志作报告,罗校长是一位年过半百的人啦,但是言谈举止还是精神百倍,他在报告中讲到“崌峪小学在全省率先推行“养成教育”,把思想品德教育看作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看作是一种美德。教育学生端正劳动态度,从自己做起;帮助学生树立劳动观念,从小事做起;培养学生养成劳动习惯,从身边事做起,让学生从扫一次地,洗一次碗,捡一片树叶中体味劳动的真谛。
      针对小学生可塑性强、各种习惯容易形成的特点,崌峪小学1992年以来坚持开展“三小”活动:一是争当“小大人”,让学生自理生活;二是争当“小主人”,教育学生爱护公共财物,爱护学习用品,爱护花卉草木,照顾好自己的身体;三是争当“小能人”,让学生多学习生活知识,掌握生活技能,提高生活能力。
      该校还注意培养学生文明礼貌的习惯。把不打架、不骂人、不说脏话,爱护公物、关心他人,讲卫生、爱整洁,行走靠右行等作为教育重点,坚持集会学校讲、晨会班级讲,同学之间互相监督,形成了人人是“哨兵”、届届相传承的好习惯。14年来,该校2400多名毕业生个个都是“文明娃”。
      爱劳动、讲文明的好习惯使学生养成了爱学习的好习惯。该校先后被评为全省农村中小学示范学校和科学研究实验学校,其经验得到了国家教育部肯定。”是呀,事实胜过雄辩,会前参观所看到的一切不足以证明这一点吗?
      “儿童教育是人类最重要的一个问题”(蒙台棱利:《儿童教育》)。学生的养成教育必须从“娃娃”抓起。。“知一善,则断然为之;知一恶,则断然去之,庶乎善日积而恶日远也”(颜元:《颜习斋先生言行录.理欲》)。思想指导行动,行动影响习惯,习惯决定成败。教育者要想为社会培养出有用的人才,必须从小学开始加强儿童的养成教育。。“习惯一旦培养成功之后,便用不着借助记忆,很容易很自觉地就能发生作用”(洛克:《教育漫话》)。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雏鹰从这里起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小队长

    楼主| 2012-4-23 15:48:42
    人生絮语(八)百年郧中 永远辉煌
                             刘定荣


      7月12日早上8点,遵照市教育局的安排我们这一批参加“十一五”中小学校长资格认定培训学习的人员准时地站到了郧阳中学的科技楼前。这是此次培训学习的最后一站。今天的安排是先参观郧阳中学然后是市教育局的“浙江名校考察经验介绍”以及郧阳中学校长朱华伦的“学校文化建设”报告会;

      在导游的带领下参观开始了,我们参观了教学区、运动区和生活区。
      印象一:德育气氛浓。在德育基地我们看到了展示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中华儿女为外御强敌内建家园而抛头颅洒热血鞠躬尽瘁的动人事迹。该校的王校长向我们介绍道:郧阳中学就是通过这个基地对学子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教育学生热爱自己的家园,要珍惜现在美好的时光好好学习多学科学文化知识,用所得回报祖国回报人民,把自己的祖国建设的更加富强。的确,一走进这个基地一看到这些图片一读到这些充满血泪和激情的文字,自己不得不感到浑身的血液在沸腾,全身充满了力量。

      印象二:文香四溢。走进郧阳中学随时可见碑亭廊雕,在通向运动区的文化长廊里见到了郧阳中学自1547年建校以来所经历的风风雨雨,看到了《郧阳藏书记》以及清同治年间桐城派古文传人,时任郧阳知府的金达留下的骈散文《移建郧山书院记》。还有孔子、庄子等古代教育家的名言警句。无论是古人墨迹还是大家名言警句都时时在提醒着后人如何自立、自强、自尊、自爱,

      印象三:生活环境静、净、美。郧阳中学整个校园给人的感觉是静、净、美、地面无纸屑、烟头等杂物、洁白的地面反射着游客的目光、
      随着导游的脚步我们参观了学生生活区,撞撞整齐的楼房依山而建。白墙红瓦,再加上碧绿的群山作背景真让人感到走进了世外桃源一般。我在想如此美好的环境真是学子汲取知识的好地方,这大概也是郧阳中学历年来升学率只上不跌的原因之一吧


      印象四:运动区广阔。在郧阳中学给人的舒服感是毫无拥挤之感。虽然楼林丛立但是处处有开阔的运动场所。无论是运动场还是休闲场地都是很宽广,并且处处有绿化处处有草坪。碧草萋萋,树木绿绿夏天能为学子带来一份绿荫冬天不遮挡学子的暖阳。如此好的场所学子的身体健康得到了充分的保证。

      参观完毕再听朱校长的校园文化建设就是多余的了,因为所看到的一切足以证明这一切。当我走出郧阳中学的大门我不得不回头对她深情一望:愿她永远辉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小队长

    楼主| 2012-4-23 15:49:01
    人生絮语(九)城市夜话
                           刘定荣
      为期五天的“十一五”校长资格认定培训学习已经结束了,走出教室吃罢晚饭已经是晚上八点多了。同事们都上街去购物去了,宾馆里留下我一人独自与香烟相伴(我不需要买任何东西,并且我出门最不喜欢买东西了)。望着在寂静中缓缓上升的眼圈我倍感寂寞与无聊,于是便走出房门下楼来到大街上。
      此时十堰市这座年轻的城市正处于热血沸腾之时,大概是都刚吃罢晚饭无事抑或是刚下过雨空气稍微凉爽的缘故吧,人行道上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接踵擦肩很是热闹。霓虹灯眨着诱人的眼睛窥视着人群,似乎在寻找理想的伴侣。车道上南来北往的车辆睁着大大的眼睛利用自己锐利的目光载着主人寻找着理想,值得表扬的是竟没有一辆车像我们县城的车那样将喇叭按得“叭——叭——”直叫。司机同志也比我们县城的司机讲规矩,他们都自觉地听红绿灯的话有条不紊各走各的道。我想大城市的文明这也是其中因素之一吧!
      边走边看边看边想不知不觉到了步行街,这里更加热闹,开店的灯火辉煌,港台明星在音响里倾情欢唱。摆地摊的熙熙攘攘。令我深惑不解的是此时还有人在叫卖蔬菜,筐子装的、挑子挑的、篮子提的伫立于人行道一旁,男女老少都有,那一张张在霓虹灯的照射下白的黑的胖的廋的脸上镶嵌着一双双大眼睛,忽闪着期待、焦虑、渴盼的眼神迎着南来北往的行人。时时听到“买点白菜,我这白菜很新鲜……”;、“称点四季豆吧,我这四季豆又新鲜又便宜……”。听着这一句句既熟悉又陌生的话语,让我深感大城市生活之艰辛。
      脚在不停地走,雨又开始若有若无的下,在这炎热的夏季清凉的雨亲吻着我的脸颊, “老板!住旅社吗?”突然一句亲切而又温柔的问话从我身后飘入我的耳极。回头一望,一双饱含着希望的美丽的大眼睛正注视着我。“老板?我是老板吗?”我怀疑我的耳朵有问题。“老板!住旅社吗?”美丽的大眼睛又重复道:“我们旅社服务是一流的,吃喝住宿娱乐‘一条龙’服务,住我们旅社保你满意!”“对不起,小姐,我不是老板,我是到这里来参加学习的!”参加学习也要住店呀!就住我们那里吧!“望着那双美丽的大眼睛听着亲切而又温柔的话,我感到无奈感到绞心,我此时不得不对她说我已经住在了某某宾馆,现在不需要住她们旅社了。听了我的话大眼睛顿时失去了光彩,随即消失在夜色中。是呀!从希望到失望要承受多大的心理压力,我这个不是老板的”老板“没有能力给她带来希望,反而令她感到失望,我真是一个罪人呀!
      城市的雨夜黑而沉重,作为从大山里出来的我本想乘着闲暇之际多多欣赏一下她的文明与美丽,见识见识她的繁华与昌盛,但是还没有进人她的内心就感到无尽的鲜花与血泪让我感到窒闷感到十分的累。在微风细雨中我疾驰在人行道上,我要快点回到宾馆,快点进入睡眠,快点撕破夜幕,快点回到我的家乡回到我的亲人身边。做一个普普通通平平凡凡的山里人,因为我没有能力改造他人和自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小队长

    楼主| 2012-4-23 15:49:17
    人生絮语(十)大爱无言
                                   啸峰
      2008年8月7日下午18点6分,电话突然响起,拿起话筒对面传来父亲熟悉的声音:“马上回来接我,我摔跤啦。“我浑身一颤,来不及询问详情,拨通120后便急速回家。大约40分钟后,120已将父亲抬上了车送到了医院,经过专家会诊,确诊尿道严重损伤,需要马上作手术。接下来就是家属签字然后就将父亲送进了手术室。经过4个半小时的手术,在麻醉药状态中的父亲已躺在了病房的病床上,医生告诉我手术非常成功。
      望着沉睡中的父亲,看着布满沧桑的脸上爬满了皱纹,那一道道沟壑里呵装满七旬又六老人辛苦。
                   辛劳一生的父亲
      听父亲时常说起,在他很小的时候爷爷因为疾病无治而离开了人世,只留下体弱多病的奶奶以及大伯和刚11岁的他。从那个时候起父亲就跳起了家庭的负担。在旧社会里父亲是佃农(自己没有田地靠租地主的田地的人)。一年四季辛辛苦苦种出来的粮食把田租缴罢所剩寥寥无几,只能靠野菜充饥。替地主喂牛一不小心就会遭到地主的毒打。在父亲十六、七岁的时候与我的母亲结婚,结婚后大伯便与父亲分了家,由于大伯母脾气不好,奶奶便跟着我父亲过日子。这样刚刚结婚的父亲就挑起了家庭的重担。父亲除了种田外还要做起货郎的生意维持平时的家庭零用钱。着货挑(挑子里装着针、线、胭脂、水粉之内的东西),山里山外四处叫卖。后来在伟大领袖毛主席带领下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的压迫,人民得到了解放,当家作了主人,成立公社、生产队已经后来改革开发实行田地承包责任制,从那时起父亲就成为了一名地地道道的新中国的农民直到现在。父亲和母亲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与土地朝夕相伴,将岁月拴在锄头上,将希望挂在犁铧上,将辛酸和进泥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直到青春凋零皱纹爬满额头。
                 和睦相处的父亲
      在我的记忆里,我的父亲是一位与世无争、与人友善、和睦待人的大好人,无论是在大集体还是在院子里总是保持不惹事、不与人争执、不与人发生冲突的态度,即使别人故意与他为难他也退让三分。他时常对我们说:“让一让自己也少不了一块肉,别人也长不了一块肉“。时间长了别人也就对他另眼相看不与他为难了。就这样从我懂事起我清楚的记得父亲没和任何人吵过架,没和任何人争过嘴。每当与人提起我的父亲时,人家总是说他是一个好人,我也因此感到自豪。
                 大爱无言的父亲
      母亲生下了我们兄弟姊妹九人,幸存了七人(其中1959年由于饥荒饿死二人)。面对这一群年龄如同梯子坎样的孩子,父亲从没有抱怨,对我们没有责备,依旧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父亲和母亲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养育着一家人。快到上学的年龄了,父亲照常让我们入学读书,从不因为家大口渴而推迟入学。在劳作之余,他总是告诫我们要好好读书,学好知识将来才有出息,不会像他们一样天天与泥巴打交道受穷。虽然没有读过书的父亲不能像那些有文化的父亲一样辅导我们功课,但是父亲朴实无华真诚无瑕的语言一直激励着我们勤奋学习向上攀登,正因为这样我们兄弟姊妹七人都完成了初中学历有的甚至上了高中和大学。在生活中即使是饥荒年代,父母也首先让我们吃饱喝足,对于他们自己总是处于生活的最低要求最低水平。我清楚地记得每当我们任何一人生病了,他们总是四处求医,昼夜不眠直到看到我们身体健康了才脸上露出微笑。
                循循善教的父亲
      随着岁月的流失,随着父母亲日渐衰老,我们兄弟姊妹也陆陆续续走出了社会,参加了工作,成了家,有了子女,但是年迈的父母亲牵挂的仍然是我们。每次见面首先要问的就是生活、工作、家庭状况怎样。当我们某些方面遇到挫折时,他总是用一些最通俗的例子安慰我们,劝我们心胸要宽广,气量要大度,不要斤斤计较;当与人产生矛盾或者发生争执时,他总是教育我们要与人和睦,退让三分。虽然他的语言都是地地道道土话方言,但是句句在理,让我们听的进,受的了,并且能够照他说的去做。就这样我们兄弟姊妹在他的教育下养成了热情处事,逆来顺受的好习惯。
      今天,就是这样的一位可爱可敬的父亲,因为意外安全事故躺在了病床上,在麻醉药的安抚下静静地睡着。我相信辛苦一生,坚强一生的父亲还会勇敢的面对现实的。但是,我不知道当父亲醒来之后,在得知自己的病情后,在极度痛苦的下,在父亲极度需要安慰关心的时候,被他呵护着、教育着的我又该用怎样的语言来安慰他,来驱逐他的疼痛和忧虑。
      望着沉睡中的父亲,我默默地祝福:愿父亲早日康复,幸福平安地度过晚年!
                            2008-8-7子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小队长

    楼主| 2012-4-23 15:49:34
    顾问:欧胜宝 熊地茵 向良余
    主编:马 佾
    编辑:
    熊春云 蔡小东 高 如 郭国霞 李桂芝 李再朝 胡显才 谢扶明 邹笃军 刘秀云 欧阳琳 甘云华 唐秉杰 汤 辉 谭文成 左太春 肖祖兵 周保华 胡世魁 胡 青 陈振武 瞿祥友 吴志新 沈小霞 吴鹏飞 魏 云 李茂志 李祖敏 屈 冰 何荣华 敖景余 叶文红 石崇新 马爱华 程用忠 敖金材 吴朝良 周怛星 蔡东升 封益江 敖远龙 汤显义 谭 竞 袁 俊曾志明 万绍明 杨程  刘永树 刘晓红 周益斌
    地址:湖北省竹溪县中峰镇中心学校
    电话:07192860909
    投稿信箱:mayi681012 @yahoo.com.cn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入村

    首页

    论坛

    导读

    我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