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切换风格

红色

学生减负 须改革中高考制度

弱智老师 发表于 2013-8-27 22:26:08 | 显示全部
  近日,教育部针对其拟定的《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正式面向全社会征求意见。《规定》中,规定小学不留书面式家庭作业,可布置一些适合小学生特点的体验式作业,组织参加力所能及的手工劳动、农业劳动;考试方面,一至三年级不举行任何形式的统一考试,真正把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减下来。

  这再次引发了社会舆论对减负话题的关注。舆论普遍认为,教育部发布减负新规,这是对小学生课业负担的高度重视,然而,在笔者看来,重复发布缺乏实效的减负令,其实是政府教育部门在减负方面的不作为。

  很多人对此可能不解,怎么这么说呢?我国的减负令才接连下发,可却没有效果。教育部门喜欢发这类规定,还有两方面原因。

  一是转移公众视线。发布减负令可以表明教育部门对于减负的态度,也可视为对公众关切的学生负担问题的回应,但这不是真正解决学生负担沉重问题的途径。真正让学生的负担减下来,必须推进义务教育均衡,缓解择校热,同时改革中高考制度,建立多元评价体系。但不管是推进义务教育均衡,还是改革中高考制度,都将向现有的既得利益和权力格局开刀,于是,既要回应公众,又不触及既得利益,也就只有发减负令这一选择了。但发归发,这些所谓减负令根本就起不到效果。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关键在两方面,一是增加义务教育投入,二是转变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方式(从锦标主义思想主导资源配置转为以均衡为首要责任配置),做到这两点,核心是改革教育投入和拨款体系,由政府主导教育拨款,变为地方教育拨款委员会决策、监督政府拨款,如果有地方教育拨款委员会负责教育预算,那么,公众就会在制订预算时,综合考虑地区的教育发展情况,不同意把资源集中在少数优质学校,同时,政府也不能再想怎么拨就怎么拨。这就会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扫除障碍。可是,这无疑让政府教育部门交出了财权。

  改革中高考制度,按照国家教改规划所确定的高考改革思路——打破一考定终身,推进考试和招生分离,探索政府宏观管理、专业机构组织实施、学校依法自主招生、学生多次选择的考试招生新模式——这要求政府教育部门实施一系列放权,把考试组织评价权交给社会专业机构,把招生自主权交给学校,把选择权交给受教育者。

  也就是说,如果真要让学生负担减下来,功夫在减负之外,取决于政府是否放权推进教育管理改革和中高考制度改革。由于没有实质性的放权行动,建立在现有教育管理体系和升学考试制度框架之上的减负措施,再怎么严厉,终究会走样,往往只是纸上文章。

  二是增加教育行政权力。令人遗憾的是,在减负这一问题上,我们一直很难看到政府教育部门在主动推进以放权为核心的改革,反而发现教育部门在借发布减负令,进一步增加行政权力。

  在已有教育法律——《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之下,政府部门不断发通知、规定治理学校管理、办学的做法,本就是行政治校思维,而非依法治校。我国教育行政化严重,一个具体的表现就是,政府部门的通知、文件太多。

  而减负令在规定学校、教师不得怎么做的时候,也为政府部门创造了新的权力寻租机会——可借检查减负令的执行情况,对学校、教师提出新的行政性要求,于是,学生的负担没减轻,学校和教师的负担却可能进一步加重了。这是我国近年来教育问题治理的共同走向——社会对某一教育问题不满,舆论呼吁政府重视,政府“顺应”呼声出台规定,行政部门的权力则进一步增加,教育行政化问题加剧,原来的教育问题变得更为严重。

  几十年来,我国各级政府发布的减负令已经上百条,可学生负担越治理越重,就是这一走向的具体体现。所以说,要治理教育问题,必须摆脱行政治理逻辑,警惕政府部门在治理教育问题时,动辄发文件、做规定的做法,而要督促政府部门依法、依改革纲要精神放权。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系上海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入村

首页

论坛

导读

我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