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俊冕:复旦大学医学心理学教授,中山医院主任医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87年1月在上海中山医院创建上海第一家综合医院心理门诊,1989年组建了上海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学教研室,并成为这一新教研室第一任主任。1987年6月起每年为上海市和外省市培训医学心理学专业人才,其业绩已收入英美《世界名人录》和印度出版的《亚洲名人录》。40多年的医学心理学与精神医学研究临床和教学经历使徐教授体会到儿童心理健康对人一生发展的至关重要,也屡屡感慨于许多不当的亲子教育方式给孩子带来的巨大的影响,他把毕生的经验总结出来,希望更多的家长能够及时地看到。
儿童心理问题多源自不当亲子教育
小宝贝刚出生的时候,你看着他忽闪忽闪的小眼睛,好像若有所思,是不是也会有些好奇,这个小家伙此刻究竟在想些什么?他长大后会是怎样的一个人?会不会过得快乐?小宝贝柔嫩的双手第一次牵住你,是那么信任,而你,却也是第一次做爸爸、妈妈,这一路,其实是你们一起长大。要知道,他的快乐,同你们之间的合作是那么紧密相关。要知道,小宝贝心理的健康对于快乐其实更加重要。
有些父母和祖父母对孩子过分溺爱,百般照料,不让孩子做任何事,结果培育了孩子对父母依赖,不能自立,没有自信,没有责任感,没有安全感,剥夺了孩子能力发展的机会。一女性36岁左右,有一子11岁,她非常疼爱孩子,每日陪伴孩子温习、做作业,每天下午去学校给孩子送红枣莲子羹,但一日她送红枣莲子羹时孩子当着同学的面愤怒地将羹打翻在地,说“人家的父母都不是这样”,她感到不解,很痛苦。
有些父母则由于怕孩子碰到危险而过度保护,但过度保护使孩子失去锻炼成长机会,增强孩子恐惧心理,胆怯软弱,缺乏勇气,依赖父母,没有责任心,不敢探索,畏缩不前。
例如:云南一14岁女孩写来一封求助信称:“求爷爷救救我!每次大便有东西脱出,极其害怕,母亲只带她去中医院看了一次,没有效果,痛苦无人可诉,无心学习、吃饭,害怕不幸降临。” 其实只是脱肛而已,说明孩子的恐惧心理是很多见的,也说明同孩子沟通是非常重要的。
许多儿童的心理问题源自不当的亲子教育。那些父母离异、家庭破裂、早年丧亲、亲子关系不良的家庭中,孩子发生心理障碍可能就要多一些。有些父母对孩子寄予过高期望的心理,但由于期望过高,父母常不断指出他们的不足,因此,孩子的自信受损,失去前进勇气。一个少年在区重点初中成绩优秀,名列第一或第二,学习很快乐,父母希望其子能进市重点中学学习,千方百计设法转入市重点,但其子对老师同学不熟悉,教学方法不适应,学习成绩一落千丈,多次被批评,出现厌学、情绪抑郁。
成长的压力、亲子教育传统、社会适应的经历、独生子女政策、社会发展变化多方面因素都对孩子心理健康状况发生影响。父母的行为更是孩子的榜样。父母间要互相宽容,要停止互相抱怨,对亲子教育有不同意见,要通过沟通理解,弄清问题实质,讨论解决。不应把分歧在孩子面前敞开,更不能不问青红皂白,就主观臆断。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也是在学习做合格父母的自我蜕变,爸爸妈妈都要负起责任,他们要相互配合,共同营造一个和谐的成长环境。
|